缺陷
近日读了苏东波的一首七律诗,因其中的一句话触动了心弦,感到人在困境中容易被负面的情绪干扰而忘了所领受的恩典。又因准备查经小组读到《雅各书》给信徒的劝勉,要我们学习把“百般的试炼”看为“大喜乐”。两种不同的心绪交织之下,我写了一篇短文,题目采用了东波先生的诗句: “此灾何必深追咎”。
文章写好之后,我又联想到了中学时读到胡适先生的“缺陷论”一文,心中对人生的不完美又有一点感触,觉得完美固然是人人追求的目标,但往往事与愿违,不能遂心之事比比皆是。不完美是人间烟火中的常态。
胡适先生说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缺陷产生的。。。缺陷最大的妙处是它能产生一切的艺术和科学”。纵观人类的文明发展,这说法有他的哲理。
中秋刚过,东坡先生岂不也说了“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样的话?只要能共赏明月,千里相隔也不须遗憾了!
当如何以慧眼看人生的缺陷?或如何更进一步把缺陷变为美丽呢?
早些时候在“新桥”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说日本有一门工艺叫做“金缮工艺“ (Kintsugi) ,就是用天然生漆将破碎的瓷器黏合,然后在修补的部分涂上金粉,修补后的器具更加美丽,成为了艺术品。
相传这种从残缺瓷器中创造出新价值的手工艺起源于日本的室町时代 (1336 – 1573年),那是日本茶道风行的时代。当时,瓷器是贵重的器皿,当珍贵的茶碗有破损时,如何修复就成了一门技术。渐渐地,金粉修补瓷器就变成了“金缮工艺”。
我上网寻搜了一下,发现原来所谓日本的“金缮工艺”其实起源于中国的锔瓷和描金工艺。“锔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器修复工艺,南梁的顾野王(519 – 581年)所撰写的声韵学著作《玉篇》中解释“锔”为“以铁缚物”。可见远在日本室町时代之前,中国已有陶瓷器的修复工艺。
无论如何,“缺陷论”一文的论述和“金缮工艺”的美学,似乎叫我领悟到一个道理:当你把“缺陷”看为生命中的常态,人生的缺陷也可以转化为生命中的祝福。
来看看使徒保罗的生命吧! 使徒保罗说他肉体上有根“刺”。一向来基督徒对他身上这“刺“有不同的解释。
有人猜想是他眼睛的疾病,而且是相当严重的眼疾。因为他对加拉太的信徒说他第一次传福音给他们的时候身体有病,信主之后的加拉太人很爱保罗,恨不得将自己的眼睛剜出来给他(加4:13-15)。而在加拉太书的结尾,保罗又说:“请看我亲手写给你们的字,是何等的大呢。”(加6:11)这似乎也说明了他的视觉有问题。
也有人说保罗身上的“刺”是他事奉中所遭受的逼迫。因为保罗说“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之后,马上解释说:“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林后12:7)保罗所说的“撒旦的差役”就是“假使徒”。“假使徒”在保罗福音的事工上屡屡与他作对,他们带上仁义的假面具,破坏他的事工(林后11:13-15)。
无论是自身的疾病还是敌对的假使徒,保罗肉体上的“刺”可说是他事奉上的一种“缺陷“,也许保罗曾这样想过:要是没有这“缺陷”,他的事奉将更美好!保罗恨不得把这“刺”除去,他三次求主拿走,让他的道路通畅无阻。但神没有答应他的祷告。
其实保罗自己也明白这“刺”的存在是要防止他自高自大,要提醒他当紧紧倚靠神。
神没有除去他身上的“刺”,却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林后12:9上)
带着这根 “刺”,保罗继续走他事奉的道路,他说:“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林后12:9下)
在神的恩典中保罗接受了他生命中的缺陷,并且把它转化为事奉的力量。
属灵的心态可以使人把“缺陷”看为生命中的常态,更可以让人看见神在当中的美意。如此,缺陷已华丽转身。。。
“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你是我的主。我的好处不在你以外。”(诗16: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陈礼读牧师
Comments